美国经济会严重衰退吗?这一次美联储和市场站在了天平两边

  为了打压居高不下的通胀,美联储正在采取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政策来应对。

  然而,随着经济放缓迹象逐渐显现,相对于美联储官员对于避免硬着陆的乐观立场相比,悲观预期已经在市场蔓延。比如,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Jamie Dimon)认为,未来6~9个月的美国将陷入衰退。方舟投资(Ark Invest)首席执行官伍德(Cathie Wood)则警告,美联储坚守鹰派是个大错误。

  美联储埃文斯:衰退可以避免

  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周一在美国国家商业经济学家协会(NABE)发表讲话时表示:“我认为,我们可以相对迅速地降低通胀率,并同时避免经济衰退。”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埃文斯列举了两点理由。首先,在早期推动通货膨胀飙升的全球产品供应短缺问题,如电脑芯片,正在迅速缓解。“港口不再拥挤,运费正在下降,供应商交货时间也在改善。”他说。

  其次,美联储激进的加息策略应足以减缓经济增长,使企业能够跟上消费需求。同时经济压力会使得企业减少用工需求,缓解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及由此带来的薪资通胀压力。

  埃文斯承认,他的观点听起来可能“相当乐观”。但他认为,旧的经济规则可能因为新冠疫情并不适用。“很明显,疫情冲击破坏了经济变量之间的通常关系及其解释模型,这一点在劳动力市场尤其明显。”

  对于未来的政策路径,埃文斯指出,无论如何,重要的是美联储需要将利率提高到足够高的水平,并维持一段时间,直到通胀率回落到接近央行2%的长期目标。他希望在明年初将基准利率推到4.5%以上,然后重新评估经济。

  虽然加息正在对经济产生影响,但埃文斯认为,美联储必须向公众表明致力于消除高通胀的决心,以免人们预期未来物价会继续上涨。“降低通胀可能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限制性货币政策,使得经济以低于趋势的速度增长,并在一定程度上软化劳动力市场条件。但这对于将通胀率恢复到2%的目标是必要的。”

  在美联储内部,认为可以避免深度衰退的委员不在少数。美联储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上周表示,经济放缓和较高的失业率确实可能是央行抗击通胀任务的副作用。他说道,今年的经济可能会接近持平,明年的增长有望是小幅的,并未谈及衰退风险。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Mary Daly)则看到劳动力市场降温的初步迹象,并表示美联储不需要引发深度衰退来降低高通胀。 “诱发深度衰退似乎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

  他们发出警告:形势严峻

  最新公布的一项针对NABE成员的调查显示,美国经济明年几乎不会增长,或处于衰退的边缘。受访的经济学家预测称,从2022年四季度开始的一年内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0.1%,超过一半的比例认为,美国经济前景最大的下行风险是货币过度紧缩。相比之下,五个月前上一份调查则显示,2023年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为1.8%。

  摩根大通CEO戴蒙今年6月曾发出警告称,投资者需要为美联储和乌克兰局势引发的经济“飓风”做好准备。这一次,他看到了更严重的风险。

  戴蒙周一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目前实际上仍表现良好,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相比,消费者的状况可能会更好,但形势变得很严峻。“你讨论经济的时候,不能不考虑未来。”

  在敲响警钟的指标中,他列举了通货膨胀失控、利率上升超过预期、量化紧缩的未知影响以及俄乌冲突。戴蒙说:“这些都是非常非常严重的事情,我认为很可能会推动美国和全世界(陷入困境)——我的意思是,欧洲已经陷入衰退——而且很可能会在六到九个月后使美国陷入某种形式的衰退。”

  上月,美联储连续第三次加息75基点,最新点阵图显示,本轮加息周期的利率终点将达到4.6%。戴蒙表示,美联储显然正在迎头赶上,他不确定美国的衰退会持续多久或者程度如何,市场参与者应该评估一系列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乌克兰最终发生了什么。所以,我认为猜测很难,要做好准备。”被问及对标准普尔500指数前景的看法表示,戴蒙预计指数可能从当前水平“再轻松下降20%”,并补充道,接下来的20%将比之前一次更为痛苦。

  方舟投资(Ark Invest)首席执行官伍德(Cathie Wood)在一封致美联储的公开信中表示,美联储对通货膨胀的强硬立场可能是错误的。

  伍德表示,美联储不应关注前几个月的就业和价格指数,而应从大宗商品价格中吸取教训,因为大宗商品价格表明,未来最大的经济风险是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

  公开信称,在过去六个月里,利率前所未有地增长了13倍(可能在11月2日达到16倍),这不仅震惊了美国,也震惊了世界,并增加了通货紧缩的风险。制造商和零售商在供应链瓶颈严重的时候过度订购了很多商品,现在它们正面临巨大的库存,例如沃尔玛和塔吉特的库存分别季度环比增长了25.5%和36.1%;耐克的全球库存增加了44.2%,而销售额仅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