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 需加速培养壮大房颤专科医生队伍

  6月7日电 6月6日为中国房颤日。

  “目前我国房颤治疗水平发展迅速,房颤导管消融的介入治疗也日渐成熟。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预期未来病患需求仍将不断上升,为此,我们需要加速培养壮大专科医生队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在中国新闻网“中国房颤日·心脑健康特别节目”如是表示。

  该活动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中国新闻网主办,强生医疗科技支持。活动邀请了卫生健康领域部委领导、临床专家、学界及行业代表,深入探讨健康中国建设、公众健康意识、医疗技术创新等话题,普及房颤防治健康知识。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到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要下降到190.7/10万及以下,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马长生表示,目前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是260/10万左右,距离健康中国行动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为此,我们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各界、公众的共同努力,管理好心梗、中风、房颤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

  “以房颤为例,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万房颤病人接受手术,随着房颤治疗水平不断提升,到2035年,房颤手术预期将增加到每年100万台。”

  面对不断增加的病患需求,加速建设房颤专科医生队伍势在必行。“除了不断增加专科医生数量以外,各级医疗机构还需着力提升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马长生介绍,这意味着需要向医生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专业培训。“过去培养一位房颤专科医生,需要约三年时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培训经验的不断积累,未来,我们希望将专业培训的效率倍增,也就是将培训一位医生的时间减半,或是在同样时间内将培训的医疗水平加倍、战斗力加倍。”

  “这项任务特别艰巨,但我们充满信心。”马长生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