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以“他者”视角阐释中国 葛桂录委员建议重视汉学家桥梁作用

  北京3月11日电 题:以“他者”视角阐释中国 葛桂录委员建议重视汉学家桥梁作用

  记者 李雪峰

  “海外汉学家是中外交流的连心桥,也是建构文化共同体的黏合剂。在推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应当重视发挥汉学家桥梁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葛桂录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多年从事对外传播工作,葛桂录认为,中华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国家受到政府和民众的认可、接受。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中华文化“走出去”对中国进一步开展外资招商活动、扩大朋友圈,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他指出,应当辩证看待“拿来”与“送去”的关系。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接触与领悟世界,应当多角度理解“他者”文化与自身文化,培养国际视野、中国情怀。

  这个过程中,海外汉学家发挥了重要桥梁作用。葛桂录表示,汉学家以“他者”视角阐释中国,成为沟通中外文化的重要力量。

  在高校外语院系工作,葛桂录的研究领域是中外比较文学,曾主持撰写著作,探讨20世纪的英国汉学家对中国古代诗词、小说、戏曲的翻译研究与传播影响。他表示,通过海外汉学家的译、研、教,中国文化得以“走出去”。在此基础上,通过外国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进一步研究与传播,世界得以领略中华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中外文化交流当前面临新的困难,葛桂录指出,随着中国整体实力提升,一些西方国家怀着复杂的心理观察并企图“唱衰”中国。在他看来,改变这种格局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更好发挥汉学家的作用成为新课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葛桂录还关注职业教育发展相关议题。他建议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和水平,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更加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化产教融合等。围绕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发展,建议完善相关立法,并加强政策保障。

  作为民革界别全国政协委员,葛桂录谈及首次履职感受时表示,委员们来自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但履职的热情和为民建言的初心是一样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