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科技协同创新——长三角科技传播院(所)长研讨会顺利召开

  8月21日电 8月20日下午,在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由科技部指导、上海市科委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技馆承办的长三角科技传播院(所、馆)长研讨会于黄浦江畔的世界会客厅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传播科技、协同创新”,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教授主持会议。

  研讨会邀请了长三角地区12位科技传播院(所、馆)长,共同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卓越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科技传播协同创新等话题展开讨论,旨在加强区域科技传播合作,促进区域科技传播人才培养,提升长三角科技传播“软实力”,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创新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涛甫围绕《知识流量化时代科学传播教育何为》这一话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张涛甫教授从新媒体背景下大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出发,对比了新科学范式、新传播范式与传统科学传播模式的异同,并分享了关于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价值、知识、能力结构等方面的前沿思考,提供了未来科学传播发展的参考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本乾就《科技传播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特色》发表主题演讲。李本乾教授指出,增进公众理解科学、储备科技人才、培育科学文化,是国际科技传播的普遍经验。科技传播“一盘棋”战略规划,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两轮驱动”,科技传播主体培育、市场机制、事业发展等“三大机制”创新,集中表现出中国科技传播的特色。国际科技传播人才高地、国际科技传播媒体高地、国际科技传播产品高地、国际科技传播事业发展高地等“四大高地”建设,有助于推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科创中心”建设。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韦路围绕《建设数字化时代长三角科技传播共同体》这一话题展开演讲。韦路教授表示,建设长三角科技传播共同体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闻传播学科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需要。他指出,应当通过区域联盟的形式,建设教育、学术、智库等跨省市共同体,打造人才培养联合机制,针对新科技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开展学术研究,坚持“四个面向”,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真正赋能长三角地区社会发展。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的演讲主题为《智媒时代科技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张红军教授提出,科技传播人才的专业能力具体内涵应包括:坚定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扎实的科技认知能力、在专门的科技领域有较为全面的知识储备、高超的叙事能力和多维度的新闻敏感性。同时,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更新、创新,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让科技传播人才成为科技对话场域的组织者和沟通者,而非单纯的科技知识传递者。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王峰在《创意融媒体技术传播与卓越人才培养》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通过以智慧与创意融媒体实验教学中心为基本抓手,将科技传播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聚焦卓越人才培养,建立融合性实验课程体系、创立新闻与数据本科专业的案例,讲述了学院在元宇宙技术传播场景、优化教学和人才培养手段,升级科技传播方法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龙发表了《深度媒介化趋势下科技传播人才培养再定位》主题演讲。陈龙教授表示,随着媒介实践越来越深入全民日常生活,科技传播也不再仅仅是科研人员和专家学者所特有的媒介实践,因此,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亟待在专业度、把关度、媒介和科学知识的双重素养等方面进行再定位与再调整。将全民科技传播者和高素质的把关者相结合,既确保了科技传播在内容深度上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也保留了全民参与生产实践在广度与多元性等方面的诸多优点,最终可以更好的顺应并推动当下全民科技传播领域媒介实践的发展。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围绕《构建基于联合大作业工作室的科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生态》发表了主题演讲,从探索思路、探索实践、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分享了他对科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与理解。严三九教授表示,科技新闻传播人才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全方位培育“价值共生”理念,搭建跨领域人才培养平台,以期实现资源互动、价值共享、利益共赢,让科技新闻人才培养向质量效应转型,显现出新文科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执行主任、先研院新媒体研究院院长周荣庭发表了题为《长三角科技传播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探讨》的主题演讲。周荣庭教授首先分享了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并从科技传播的主体、科普产业的市场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角度系统阐述了科普工作的内涵与实践发展方向,并提供了长三角数字创意产业联盟未来发展的思路。

  在圆桌讨论环节,上海科技馆副馆长刘健表示,上海是一个拥有丰富科技传播资源、深厚科普基础的城市,希望在今后的科普事业发展中,与各位科技传播专家共同从实践中回答从谁去科普、如何科普、如何让受众接受科普这三大本源性问题,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科技传播的协同发展。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张聪慧表示,希望能够通过长三角科技传播联盟这一平台,打造完整科技传播人才培养链条、夯实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的基础,实现区域科技传播的主体协同。同时,通过政策扶持与产学研各方协同联动,营造良好生态、整合科技传播资源,实现区域科技传播的主题协同,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科技传播高地。

  浙江自然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严洪明表示,在科技传播协同创新的背景下,科普场馆自身需要全方位升级科技传播团队配置、更新科普手段。在提升科普场所自媒体传播能力的同时,希望可以进一步深化长三角科技传播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评估体系,促进各场馆资源共享协同共进。

  合肥市科协副主席、市科技馆馆长柏劲松表示,区域性科技传播共同体的建设,是助力长三角地区科技传播工作者实现资源互通的重要途径。同时,科普机构、科普企业对于科普人才需求旺盛,希望通过与高校共建的模式,培养拥有跨学科背景的科普人才,助力地方科普事业快速高效发展。

  在此次长三角科技传播院(所)长研讨会上,12位大咖对话内容丰富、精彩纷呈。通过此次圆桌会议,长三角地区院校与科普场馆、政府部门实现了共同对话,与会成员不仅领略到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启迪,更是明确了未来长三角地区科技传播协同发展的道路与前景。

  据悉,会议同时成立了“长三角科技传播联盟”,该联盟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发起,成员包括长三角地区8所高校、1家研究院、3家科技馆共12家单位,旨在成为打造区域科技传播共同体的联结纽带,发挥传播学对于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走进科学,你我同行,长三角地区的科技传播协同发展未来令人期待!